输入区域
描述
在使用模块时,区域功能可以让用户定义图像区域进行分析,也就是建立ROI(感兴趣区域)。ROI在流程中很重要,有利于做到精准的输出。
获取ROI的方法有两种:绘制和继承。
绘制 ROI只满足该模块时,选择绘制,在该模块中设置区域类型、区列表、坐标系等参数;
继承 ROI可以跟流程中其他模块复用时在流程中专门建立一个区域模块,选择继承该区域模块。
这些区域可以用于如特征提取、物体识别、尺寸测量和缺陷检测等图像处理任务。
区域方法
① 绘制
如何绘制ROI:
- 选择好区域类型后默认生成一个区域(Region-1)在图像的左上角
- 区域列表可以添加、删除区域,填入坐标和角度等数据
- 在图像上精确调整特征区域大小、位置
② 继承
选择继承后,在区域下拉框中选用流程中的已经设定好的区域。
如何继承ROI:
- 对同一区域需要进行不同的操作,可以在流程中先添加一个独立的区域模块,生成一组ROI。
- 流程中多个模块都可以使用该区域模块生成的ROI,不需要再次设置ROI。
区域类型
选择绘制后,根据图像特征和所需输出,来选择合适的区域类型。区域类型分为2D区域和3D区域。
如何选择区域类型:
- 图像中有圆形特征推荐选择圆形区域、环形区域进行绘制
- 需要输出有规律的点集等数据,优先推荐选择阵列区域、弧形阵列区域、直线阵列区域
- 3D图像推荐选择旋转立方体区域
- 图像精准,对框选有效区域要求少,推荐选用全区域
2D区域
区域类型 | 区域展示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矩形区域 | 生成一组矩形区域。 | |
旋转矩形区域 | 生成一组旋转矩形区域。 | |
阵列区域 | 生成一组行列排列的旋转矩形区域。 | |
直线阵列区域 | 生成在一条直线上排列的旋转矩形区域,旋转矩形永远垂直于直线。 | |
弧形阵列区域 | 生成在一条弧线上排列的旋转矩形区域,旋转矩形朝向都指向弧形中心。 | |
圆形区域 | 生成一组圆形区域。 | |
环形区域 | 生成一组环形区域。 | |
全区域 | / | 整个图像区域。 |
3D区域
区域类型 | 区域展示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旋转立方体区域 | ![]() | 生成一组旋转立方体区域。 |
区域列表
选择绘制后。在区域类型中进行选择,然后可以在区域列表中手动输入数据或者在图像上绘制。(图为旋转矩形区域的区域列表截图)
1.区域列表正常为收起状态,点击①图标展开
2.点击添加/删除,来增加/减少区域数量
- 若删除Region-2,Region-3自动向前补齐序号改为Region-2
- 添加新区域时,序号自动顺延编号
3.根据图象信息,填入区域的位 置坐标,2D区域填入X、Y坐标;3D区域填入X、Y、Z坐标。
4.根据图象信息,填入区域的尺寸大小,2D图像单位是像素;3D图像区域是mm。
5.有旋转功能的区域需要填入角度,也可以在图像上手动旋转。
6.点击②处重置图标,即可回到初始数据。
以上数据,均可以在图像上手动绘制,区域列表中数据会根据手动绘制实时更新。
坐标系
启用坐标系是区域的高级用法,区域以坐标系为锚点变为相对值。图像中的物体位移后,区域会根据坐标系自动跟随。
不启用坐标系:以完整图像的左上角为原点。
启用坐标系:以生成的坐标系为原点。
使用场景
物体在实时拍摄中的发生位移,为了实现自动跟随测量,可以在图像中设定一个模板区域,由该区域生成一个坐标系(可以理解为锚点)。在测量模块关联此坐标系后,物体在图像中任意变动,都可以通过坐标系来精准定位实现功能。
以查找直线2D启用坐标系为例:
1.在本地准备好一个可以用作模板的图像数据。
2.在 模板匹配 中导入模板图像数据,匹配模板区域,执行 输出一个坐标系。建立好坐标系后,在图像中完成查找直线,启用坐标系。
3.图像中的物体发生位移变化1,坐标中心根据位移实时发生变化,查找直线功能自动跟随。
4.图像中的物体发生位移变化2,坐标中心根据位移实时发生变化,查找直线功能自动跟随。
启用坐标系效果展示
1.模版 | 2.匹配-建立坐标系 | 3.位移变化1 | 4.位移变化2 |
---|---|---|---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